误区一:舍本逐末----根据地域选院校
案例警示:山东理科考生王平,今年高考考了596分,比本科一批资格线高了16分,一心想到北京、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上学,本科一、二批次全部填了北京和上海高校,结果哪所院校也未投上档,无奈,只好上了上海一所三本批次的独立学院。
报考贴士:近几年,不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院校所在城市的选择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热衷于报考“天南海北”(天津、南京、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或其他沿海开放地区的院校。甚至有很多考生只认准本地高校,非本地高校不报,其他城市的高校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从而使某一地区的高校录取竞争更加激烈。
在志愿填报中考生和家长存在着的这种浓郁的地域情结,对于高考成绩在分数上没有绝对优势的考生来说,弊大于利。案例中该考生非北京、上海不上的偏执心态,笔者以为实不可取 。特别是在考分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这样报考更是因小失大,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不能说该考生的选择是个错误的选择,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样的选择并不是他的最佳选择。单纯以地域的优劣为标准选择高校可以说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其实很多“地理位置不好”的地区也不乏部委属名牌重点高校和办学特色鲜明的二本高校,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师资力量在全国也都是名列前茅的,仅仅是地理位置不够优越,与北京、上海同层次的高校相比较,这些高校的入学门槛低一些。如果考生分数没有太大优势,与其在发达城市就读实力很弱,甚至刚从专科升为本科的高校,到不如舍近求远,以距离换分数,去“两北一南”(东北、西北、西南)选一所实力雄厚、办学有特色的院校。即使考分偏高的考生,也不要太过挑剔,两眼也不要只盯着大城市,考分偏低的考生当然也不要轻易放弃任何机会。
误区二:爱屋及乌----重点大学里的专业都是名牌专业
案例警示:吴东是山东省理科考生,特别喜欢学习物理。填报志愿时,他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首选专业,最后选定江南大学并被录取。上学期间,随着对学校了解得越多,他入学时的喜悦心情逐渐低落。因为该校前身主脉原来是一所轻工类大学。学校的强势专业是食品轻工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几年前才开设的,师资力量和专业实力一般。直到现在,该考生还后悔自己怎么只知道学习拿分数,考重点,而全然不知重点大学里的专业也有强弱之分、高低之别。“假如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多看志愿几眼”。但时间不能倒流,留下的是考生和家长的无奈和遗憾。
报考贴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有优点,也有缺点,大学也一样。名牌重点大学好并不代表其所有的学科专业都好,每所大学都是以一定的专业领域见长的,都有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无疑只有选择了重点大学的强势特色专业,才能接受目前最好的高等教育。选专业,关键在于选特色,作为高校的特色专业,往往具有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领先的优势,而且不少是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学科。因此,志愿填报前,考生和家长要注意找出拟报高校最强的专业和最有特色的专业。只有这样,才能既“上对了花轿”,也“嫁对了郎”。
另外,有一些二本批次的院校,虽然规模不大,名声不是如雷贯耳,但却特色鲜明,某些专业实力雄厚,人才培养质量高,就业形势丝毫不逊色于名牌重点高校。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如果高考成绩介于一本和二本批次之间,考生不妨在一些特色二本院校中多留点神,力争在二本院校里寻找专业方面的单项冠军。
误区三:似是而非——根据专业冷热与否选专业
案例警示:青岛文科考生李明,今年高考分数639分,比一本线高33分,院校一志愿达到了天津财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最终却被学校退档。原来该考生选择的专业志愿全部是该校历年来最热门的几个专业,并且没有填报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由于热门专业录取分数远高于最低录取线,最后李明被学校退档。
报考贴士:从长远来看,专业在本质上并无好坏高低之分。纵观历史,横看世界,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一个国家的发展,光靠“热门人才”是不行的。专业的冷热会随着人才需求的消长而变化,高校的冷热专业可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热门专业不可能永远热下去,冷门专业也不是命中注定坐一辈子冷板凳。因此,考生选择专业志愿必须从长远着眼,结合个人兴趣爱好,着眼于自己未来的发展,选报合适的专业,辩证对待“热门”与“冷门”专业。
什么专业有发展前途,主要看国家的需求。要沿着国家的大政方针选择专业方向,要站在国家战略背景下看待专业的前途。认清这是个朝阳产业还是夕阳行业,不能只看眼前该行业的冷热。选择的专业应尽可能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大需求吻合。如2009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这十大产业既有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有重要的战略性产业,还有关乎民生的产业。其全面振兴和有效拉动,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出低谷,步入新一轮发展的巨大引擎,是工业产值和国家税收的主要贡献力量,是吸纳就业人群的主要渠道,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行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为行业投资必将带动行业规模的扩大,而从业人员的补充和素质提升是保证规模扩大的前提。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几年这些产业都将有所作为。
继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新一轮刺激经济的新方案即将出台。新方案涉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座谈会上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纳米材料与技术、功能材料、物联网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传感网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海洋油气工程等新兴专业将会风生水起,机遇无限。
温家宝总理在与青年学生座谈时说,青年人要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前途结合起来,这不是一句空话,同样适用于专业志愿填报。
误区四:南辕北辙——根据校名选院校
案例警示:山东省文科考生陈琳,头脑灵活,善学数学,喜做生意。高中上学期间,就经常盘算着以后要学习经贸类专业,做商业领域的弄潮儿。高考结束,没想到自己考砸了,省内的几所经贸类大学是不敢报了,于是他转而填报了邻省的石家庄经济学院并被录取。随着对学校的深入了解,他初入学时的喜悦心情荡然无存,原来自己就读的学校是一所以地质类专业为特色的大学,该校前身是河北地质学院,经贸类专业并不是该校的强项,因而大失所望,大呼上当,感叹自己进错了门,拜错了神,“早知如此,真不该来”。
报考贴士:在国内众多高校中,部分院校名称如师范类大学、政法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农业类大学等从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但大部分院校已不能从其校名中看出其办学实力、学校特色及办学地点。近年来,在高校合并、升格、更名时,有的学校由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有的校名由某某学院直接改为某某大学,而更多的是与时俱进、改头换面,将原校名中体现行业特色的字眼去掉,趋向通用型、科技型、综合型,把原校名中的“煤炭”、“矿业”、“粮食”、“化工”、“气象”等冠以“科技”、“理工”“财经“等吸引人眼球的热门字眼;本来坐落在一小地方,却偏偏冠个省会名。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被一些大学的名字搞得云里雾罩。一是从一些貌似气派,实则模棱两可的校名中看不出到底办学方向、办学特色是什么;二是面对名称相近或相似的学校不知办学地点在哪里;三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许多名不见正传的学校混同在一些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老牌名校中,掩盖了其办学历史和本来面目,以次充好。譬如同样都叫“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以矿业为特色,因为它的前身主脉是山东矿业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以化工为特色,因为它的前身是青岛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以钢铁冶金为特色,因为它的前身主脉是武汉钢铁学院,而河南科技大学是以机械类专业为特色,因为它的前身主脉是洛阳农业机械化学院,江苏科技大学以船舶为特色,因为该校前身是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考生和家长在选校时,一定不要盲目崇拜大学的名头,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高校的前世今生,即高校的历史沿革或来龙去脉,把握高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最后再比较高校分出高低,筛选出一批在自己高考分数段内“性价比高”的大学。
误区五:不可救药——考上高职院校也无用
案例警示:2010年8月24日,山东省招考院公布了专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的投档情况,经过了三次志愿填报后,仍有2.8万个招生计划无人问津,专科二批出现“生源荒”,高校面临“淘汰赛”,招生遭遇“滑铁卢”。专科二批线上的考生尚有10万多人主动放弃了专科志愿填报。
报考贴士:现在有些考生和家长还存在着“非本科不读”的心理,把高职院校摒弃在考虑范围之外,这是很大的损失。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社会对高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一些特色技术性专业的毕业生比本科生还吃香。笔者建议高考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不要轻言放弃高职高专,报考高职院校同样大有作为,关键在于选个特色专业和特色院校。
高职院校的最大特点是专业性技术性强,专业设置特色鲜明,而且高职院校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优秀毕业生经推荐和考试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高职院校还重视专门的职业技能的培训,人才培养与市场更贴近,实用性强,在某些行业很受用人单位的热捧。学生毕业后选择工作和待遇也都有相当大的优势。
因此,如果考生高考成绩不达本科线,把目光放在高职院校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专业应选择职业技能含量高、市场化强的技术型的专业。
正如武林中人对兵器评价的那样:一寸长,一寸强;一寸小,一寸巧。高职院校也是如此。在填报志愿时,建议考生不妨优先选择特色专业性高职院校。相对于综合性高职院校而言,专业性高职院校专业相对集中,专业师资力量相对雄厚,实验实训设施也相对完备。
作者简介:郭明昌,男,高级教师,副校长,长期从事高考志愿填报研究和考生志愿填报指导,举办过多场高考志愿填报讲座。在《青岛早报》、《求学》、《高考金刊》、《新校园》、《高考》、《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通讯》、《华禹教育网》等报刊杂志媒体上发表几十篇志愿报考指导方面的文章,专著《校园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