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却只有几步”,志愿填报亦是这其中一步。对学校、专业、兴趣是选择还是放弃,直接关系到今后考生升学、就业、个人潜能的发展。如何用足高考成绩,成功挑到“性价比高”的大学和专业,是广大考生及家长们最大的心愿。当然,命运永远掌握自己的手里,如果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就可以抽一支“相对理想的大学”和“比较理想的专业”的上上签。
校名和投档线与学校实力的关系
近年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通常用校名和投档线来判断一所高校的实力,这是一个误区,先说校名:一是校名听起来顺耳或者感觉上“不错”的院校并不代表实力一定强;二是以为校名有着“师范”、“海洋”、“石油”等字样的学校,就只设这些专业,认为就业出路不佳,其实这些学校也有其他专业,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也很高。再说投档线:尽管高校投档线的高低反映了生源情况,但常有层次较低的学校由于其投档分数高造成其排名靠前的不真实感。因此广大考生及家长在选校时,首先要了解高校前世今生,即学校历史沿革;然后要把握高校优劣特色,即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就业率及录取率、文理科的均衡情況;最后再比较高校分出高低,筛选出一批在自己高考分数段内“性价比高”的大学。
学校与专业的关系
学校与专业一直以来是填报志愿的重要问题,而鱼和熊掌又很难兼得。如果首选学校,为使所报学校尽可能上一个批次或上一、二个档次,基本上不考虑专业,并以服从专业调剂为主,可以“让分尽其用,用在选校上”。其优势是选择了相对好的办学条件、师资、硬件设施和学术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助于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考生今后的成长有益。如今就业门槛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会越来越看重学校的牌子。如果首选专业,为让专业能有所选择,不惜适当降低所报学校的一个批次或一、二个档次,可以“让分尽其用,用在择业上”。优势是专业可能终生与你为伴,考生一旦选择了某个专业学习,可能意味着一辈子要从事与这个专业有关的工作。专业选对了,你的人生目标可能就会发生改变。综合两种选择方式,大部分学生应该学校与专业并重,比较理想的选择是专业类院校的主体专业。让分尽其用,用在选“相对理想的大学”和“比较理想的专业”上。
兴趣与就业的关系
影响学生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能力、性格和兴趣。为了达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的目的,准确选择利于自己发展的专业,考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填报志愿与个人的理想、志趣、个性、特长密切结合,有利于考生成才和发展。这是上策,但毕竟这样的情况为数不多。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毕业后是必须就业的,由于绝大多数的考生都出自于工薪家庭与非富有家庭,因此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必须在自己养活自己的前提下去考虑兴趣和发展,另一方面,因高考生接触专业和职业信息少,其适应能力也是非常强的,让他们从就业的角度出发,去培养兴趣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